checked
首頁 -> 機體介紹 -> 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孤兒 -> 高達巴巴托司
File
第一型態: 武裝: 第二型態: 第三型態: 武裝: 第四型態: 武裝: 第五型態: 武裝: 第五型態(陸戰型) 第六型態: 武裝:
機體編號: ASW-G-08
( 日 ) 名字: ガンダム・バルバトス
( 英 ) 名字: Gundam Barbatos
( 港 ) 名字: 高達巴巴托司
( 台 ) 名字: 獵魔鋼彈
所屬組織: CGS(後歸屬鐵華團)
裝甲材質: ---
內部環境: ---
裝備/設計特徵: 高達骨架
武裝:
鎚矛
本機體對應近距離戰鬥用的主要武裝,使用了與機動戰士之骨架相同的稀有堅硬合金材質製造而成,為手持式質量打突用實體兵裝,其極具分量的鎚頭就佔了武裝本身長度比例將近二分之一。
這部分主要為四具厚實的鋒刃構造,於使用上就是透過此等大質量的直接輸出來換取破壞力,儘管面對納米層裝甲也能夠輕易突破,另一方面在鎚頭前端隱藏有可射出式的鎚針機構,使用得當之下亦能夠以此重創敵人機動戰士的結構。
於劇中表現方面,為三日月使用最上手的一項武裝,基於使用上對技術的需求量要求較低,只需要做到對敵人直接打擊便能見收成效,因此也成為劇情中最常被攜帶與使用的武裝。
根據殘留的資料顯示,似乎為CGS時代的社長馬魯巴·亞奇考量到將本機體當作機動戰士來作戰之目的,因而備有了數種裝備以利於戰鬥時使用,而「鎚矛」正是其中之一,至於這些裝備的來源以及是否為「巴巴托司」本身設計上的標準制式武裝,則就不得而知了。
矛身具有伸縮機構,於掛載狀態下能夠將矛身縮短,以避免對機體造成不必要的阻礙。這項武裝由於被粗暴的使用,在劇情後半段連同備品在內的庫存都被消耗殆盡。在第一季的結局影片中確認已報廢變成宇宙垃圾。
左臂補修組件/手甲/盾
於本篇故事開始時所使用的補修組件,由於機體本身歷經了百年的歲月以致於原本的裝甲劣化而不堪使用,因此幾乎整具左手臂的外裝甲部分都由補修組件代替,而盾則為此補修組件中的一部分,但沒有半點定論。
設計上為簡易、輕便型的小型護手型盾牌,主要作用於對敵機近距離戰鬥用兵器的格擋以及小範圍保護機體的重要機構等。
在火星的大氣層之上,與加拉爾號角對戰,被麥基利斯·法里度的「舒華爾比・古尼捷」的飛索鉤爪擊碎。
肩甲組件(古尼捷)
於本篇故事開始時由敵方機動戰士「古尼捷」身上奪取而來的裝甲,用於代替劣化而不堪使用的原有肩部裝甲。
滑膛砲
本機體對應遠距離戰鬥用的主要武裝,為輕裝砲型的手持式實彈射擊兵裝,以無重力空間下運用為主要考量,其大口徑的長砲管設計使得此武裝能夠精準發射高初速且大威力的實體砲彈,另一方面在砲身下方還設置有機關槍能夠做為額外支援用途。
於劇中表現上主要多用於中、遠程的輔助攻擊,儘管因為納米層裝甲的關係導致射擊武裝無法有效發揮威力,但依舊能夠透過不斷的給予打擊造成其塗層耗損,累積之下亦能夠造成一定破壞力。
此武裝於一般使用上以單手架於腰間為主,而砲身尾端部分則與機體後背包的可動支臂結構做連結。砲管具有折疊功能,於掛載狀態下能夠將砲管折疊並收納於砲身右側,以避免對機體造成不必要的阻礙。
GR-Es02 飛索鉤爪
由鐵華團從敵方俘獲而來的爪狀武器,安裝在左臂上,取代被擊碎的左臂補修組件。
用於射擊並夾住敵機或敵艦的任何部位。
太刀
本機體對應近距離戰鬥用的次要武裝,於提華茲本部「歲星號」的工廠中鍊製而成,為長刀型的手持式斬擊用實體兵裝,其堅韌卻輕巧的刀身帶來了豐富且靈活之攻擊方式的可能性,然而也因為質量較輕的關係,使用以及攜帶上較不會對機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與阻礙。
於劇中表現上與鎚矛那般大質量直接帶出大破壞力不同,由於斬擊的方式對納米層裝甲傷害並不理想,因此使用方式更着重於技巧,例如針對裝甲間隙、關節又或是纖細的肢體部位做出攻擊等等,也因為如此的緣故,三日月一開始並不喜歡使用此項武裝。
此武裝於最初獲得時並未裝配柄首及柄身的裝甲,推估是提華茲的技術人員手中握有的資料並不齊全,因此並未即刻完成,而是在之後透過收集初戰資料後改良,才進而裝配上了柄首以及較符合機體的手掌機械指的柄身裝甲,同時這部分也能夠將運動能量傳達上的流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內。
手臂迫擊砲
最初是為了給告坦三型裝備而開發的射擊武裝。由於MS也能夠使用,因此裝備於巴巴托司的雙臂上。
胸部反應裝甲
由蒙達克商會給予的零件之一,為了對付高達錫蒙力的永恆之槍而裝在胸部以上。
承受一次對方的攻擊、之後透過卸下裝甲將能力發揮出來的特殊反應裝甲。以不惜粉身碎骨也要給予敵人打擊的思想而生的裝備。
腰部推進器
從愛因的舒華爾比・古尼捷處搶來的其中兩具推進器,安裝在兩側裙甲以上。
武裝:
手臂機關砲
巴巴托司在手部裝甲附加上的新裝備,因為裝彈數上的限制,不擅於遠距離的射擊戰,配合接近戰使用才能發揮威力。
配合用途可選擇裝備迫擊砲或機關砲。
大夾鎚矛
高達巴巴托司第六型態所裝備的大型鎚矛,除了作為打擊武裝很優秀外,前端還有開合機關,能用強大的力量夾住敵人。
此外,開合機關內側還裝有特殊鍊鋸,可切斷被夾住的敵人。
第25集被古尼捷·愛因的腕部打樁機擊毀。
肩部組件(古尼捷・烈達)
鐵華團採用嘉達·伊素擔任司令官的「地球外軌道管理聯合艦隊」所採用的親衛隊機——古尼捷・烈達的肩甲作為巴巴托司的新的肩甲。
其肩部裝甲和姐妹機——「古尼捷」所使用的相比有着更高的防禦度。
第25集先被古尼捷·愛因擊飛一部份,其後為了脫身而立即脫落剩餘部份,過後被其擊毀。
腰部地面用推進器
降落到地球後,從舒華爾比・古尼捷的高機動推進器換裝而成。配合地面用而調整出力,也有考量到減輕燃料的消耗。
胸部追加裝甲
高達巴巴托司第六型態為了保護容易受到攻擊的駕駛艙,以及應付長時間的戰鬥而追加的裝甲。
第25集被古尼捷·愛因擊中而脫落,隨即被其踏碎。
推進力: 本作之主角機體。原是於三百年前的「災難戰爭」中所使用的72架「高達骨架」機動戰士其中之一,以鎚矛為主武裝和近身戰為特徵的高達骨架MS。 第一型態: 第五型態(陸戰型)
發電機出力: ---
發電機動力: ---
加速度: ---
機體類型:
製造商: 不詳
初次配備: ---
全長: 18公尺(第一、第五型態)、18.8公尺(第六型態)
重量: 28.5噸(第一、第五型態)、30.5噸(第六型態)
機體設計者: 鷲尾直廣
登場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孤兒
介紹:
戰後不知何故地流落到了火星一間私人保安公司的手中(據傳聞是被馬魯巴·亞奇在火星沙漠中發掘出來),因為亞哈反應爐仍在運作的關係,本機一直都被安置於一處據點並連結其能源爐將之充當為CGS的能源供應體。
在一次武裝組織「加拉爾號角」對據點突如其來的襲擊中,雪之丞等人直接將三日月的MW操作系統和裝備移植到巴巴托司身上;而阿賴耶識系統也是配合他的能力調整至承受極限,因為在馬魯巴發現機體時,就已失去了駕駛艙,所以有必要移植替代用的座位(普通的阿賴耶識接受者聯接後會在啟動機體時瞬間昏迷)。
主角三日月·奧格斯受友人推舉為一群少年反抗的先鋒,並緊急搭乘上了這架機體對來襲的敵軍展開反擊,故事便由此開始。
本機體的外裝甲在構成上走簡略、輕裝取向,因此能夠略見機身有着多處未覆有裝甲的外露結構,似乎讓人明白其設計方針是以不干涉高達骨架運作為優先,而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輕量化的效果,使機體在機動上更加靈巧輕盈。
做為根基的高達骨架本身具有絕對的韌性與強度,即便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以致於外裝甲部分劣化,但高達骨架的部分仍舊完好無缺,而發揮出來的性能更是無與倫比,於百年的塵封中復甦的當下便立即展現了一般機動戰士都望塵莫及的高性能。
本機體的後背包由三個部分構成,中間的部分為單具大型的可調節式推進裝置,其爆發性的出力賦予了本機強大的機動性能,儘管於重力環境下也能夠輕易做到懸浮與飛躍等高機動動作,而左、右兩部分為設有武裝接點的莢艙,能夠將特定武裝掛載其上,同時莢艙也藏有可動支臂的功能輔助武裝的掛載與使用。
雖然本機在CGS時代被當成設施的動力源使用,但是馬魯巴·亞奇仍有考慮到到當作MS運用的情況,並為此準備了數種裝備。
自鐵華團成立後,便一直陪伴駕駛員三日月一起渡過許多激戰。在火星的CGS設施及低軌道上有了與加拉爾號角戰鬥的經驗、到達宇宙之後又在他賓氏跟提華茲面前展現出高達骨架的高泛用性,發揮出安定的性能並立下戰果。
在這充滿激戰的旅途中高達巴巴托司換上了捕獲來的裝備,再加上仍殘留有本機當時資料的提華茲技術人員們的幫助,使得本機機能不斷地更新。就算與加拉爾號角間的戰鬥越來越激烈、三日月所操縱的巴巴托司仍然以鐵華團主戰力的身份繼續在最前線戰鬥。
在抵達地球圈之後、透過蒙特商會所準備的裝備、讓高達巴巴托司換上了新的姿態。現在距離啟程之地的火星已經非常遙遠了。降落到地球之後、鐵華團的旅程將與本機一起迎向最終局面。
巴巴托司於三百年前的災難戰爭時期所使用過的形態,之後被作為CGS的能源輔助裝置。
雙肩沒有裝甲,而且因經過了三百年的劣化後以及缺乏良好維護等其他因素,和原始形態相比,性能已大幅下降。之後由「三日月·奧格斯」駕駛,並從地底冒出來。
第一次跟3台古尼捷對打時,忘記補充燃料,而讓加拉爾號角的士兵有機會返回火星支部;第二次跟告蘭克的古尼捷(附有紅色旗幟)一對一對打中得勝,最後三日月為告蘭克進行「介錯」而槍殺了他。
第二型態:
利用捕獲的古尼捷裝甲來補強肩膀的型態,藍和白的配色是因為使用本體的納米層裝甲來塗裝。
只用於低軌道站的戰鬥中。
第三型態:
利用在低軌道太空站和飛燕古尼捷的戰鬥時入手的飛索鉤爪組件來修補左腕裝甲的型態。
此型態除了飛索鉤爪組件,其他的地方與第二型態無異。
第四型態:
高達巴巴托司設計上原有的型態。在提華茲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恢復到災難戰爭當時的姿態的巴巴托司。
改善了機體重心配置和動力爐的出力,完備了三百年來遺失的外裝,整修過後兩具亞哈反應爐的出力也有所提升。
透過阿賴耶識系統讓三日月·奧格斯感受到這些變化。
第五型態(胸部裝甲)
在逃出多特殖民衛星群的戰鬥中與高達錫蒙力戰鬥並受創以後,使用從蒙特商會讓渡來的零件強化後的巴巴托司。
還追加了從愛因的舒華爾比・古尼捷身上接收來的的腰部推進器讓機動力得以提升,同時也追加了為了地球降下作戰所準備的有着獨特形狀的胸部反應裝甲。
這些是為了與蓋里奧·巴特韋恩駕駛的高達錫蒙力戰鬥而準備的東西,目的是為了用胸部承受永恆之槍的攻擊後用反應裝甲將其彈開。
降落地球後在艾歌的主意下針對地上戰進行調整,把在宇宙中使用的第五型態換裝成地面用裝備的高達巴巴托司,為了讓機體適應地球重力而調整了腳部懸吊系統。
因為重心提高讓初動的反應速度得以加快,在重力下的機動性也隨之提升。
另外,在千禧島的戰鬥中裝備了大夾鎚矛。
第六型態
強化第五型態的最終決戰用的高達巴巴托司,為了因應長期戰而採用新的胸甲、古尼捷・烈達的肩甲、雙臂的武裝與新型推進器的安裝等。
犧牲了瞬發般的機動性以讓本機能承受長時間沒補給的戰鬥為目的而施加的換裝。
名稱由來:
「巴巴托司」一名的典故來自於「所羅門之鑰:所羅門七十二柱魔神」之中,所屬順位第八的惡魔巴巴妥司。
位階公爵,統領着30個地獄師團,其現身於世人面前時的形象為手執着弓箭、身上披着灰色的斗篷的魔鬼,而四週漂浮着吹奏中的號角。
傳說在太陽運行到射手座,和其它4位偉大的地獄之王一起出現在世間。
其特殊能力是熟知過去與未來的知識,賦予召喚者通曉動物語言的能力,並且得到預期想要的情報;同時召喚者也因此能獲得發現隱藏寶物的能力,並將之告訴術者。因此又被稱之為「狩獵者之魔」。
本作品對於該歷史傳說僅為有限度參考,所引用之事物並不一定完全符合史料中描述或記載的情況。
Driver
Armed
Other Data